杨绛:合适,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
584
0
0
2023-6-30 14:49
查看: 584|回复: 0

杨绛:合适,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

[复制链接]
杨绛:合适,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-1.jpg

有人说爱是一见钟情,也有人说,爱是日久生情;

但是也有人说,所谓一见钟情,不过见色起意,所谓日久生情,不过权衡利弊;

爱情竟有如此多的注疏,它究竟应当如何?我在杨绛身上看到了最好的答案:

好的爱情既有乍见之欢,又有久处不厌

但若是想处个十年二十年,“久处不厌”的分量,比“乍见之欢”来得还要重一些。

这也就是我们说的,“合适”比“爱情”更重要一些。

毕竟爱情是靠不住的,它来得快、去得也快,如果仅仅依靠爱情来维系婚姻,最终难免逃过生活的鸡毛蒜皮,而“合适”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。

那我们就来看看,为什么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可以堪称典范,羡煞旁人?

杨绛:合适,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-2.jpg

01

颜值匹配

是两个人在一起决定因素

那天,杨绛在清华大学遇到了才华横溢的钱钟书。

杨绛形容道:他身着青布大褂,脚踏毛底布鞋,戴一副老式眼镜,眉宇间蔚然而深秀。

至于钱钟书回忆起对杨绛的第一印象,他说:

颉眼荣光忆见初,蔷薇新瓣浸醍醐;不知洗儿时面,曾取红花和雪无?

这诗大致意思是说,初次见到杨绛的时候,跟醍醐灌顶一样,然后暗自揣测,不知道她小时候是不是用红花和雪洗脸,不然怎么这么娇柔白嫩啊!

再后来,钱钟书写信约杨绛出来,见面支支吾吾第一句便说:“我没有订婚”,而杨绛也紧张地回应:“我也没有男朋友”。

于是两人便开始了鸿雁往来,越写越勤,一天一封。

到后来钱钟书放假回家,杨绛一时半会儿收不到回信,难受了好多时,她这才反应过来,这是坠入爱河了。

所以,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并不是日久生情来的,而是他们两互相一见倾心来的。

所以你看,是什么让一个人有了想深入了解另一个人的欲望?是颜值啊!

不然俩人想在互不了解的情况下,寻找一种契合点是很困难的。

当然,这里的颜值匹配并不是说要女的肤白貌美,男的高大英俊,也不是说恐龙要配青蛙。

而是在全方位概念上的颜值,要找一个互相都认可的平衡点。

全方位的颜值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整个形象、外在、修养、气质等因素组成的颜值,也就是说两人对形象管理的重视程度要一致。

再进一步地说,就是如果你很邋里邋遢,但是却想找一个男神、女神,这就很不现实了。

我说颜值匹配,并不意味着丑小鸭就没有追逐爱情的权力。对方并不是不喜欢丑小鸭,也不是喜欢丑小鸭,而是他更有可能喜欢往白天鹅的方向上努力的丑小鸭。

毕竟有时候,我们爱一个人,更多爱的不是他现在的样子,而是他未来可能的样子。

杨绛:合适,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-3.jpg

02

门当户对

是价值观念融合的基础

我以前对“门当户对”这个词,是嗤之以鼻的,但是现在越发觉得,老人说的一些世故话,即使放到现在,也是合理的。

“门当户对”这个观念流传了几千年,经久不息,一定有它的道理的。

不过很多人认为“门当户对”就是你家有一百万,我家有一百五十万,这是对门当户对非常狭隘的理解。

在古代,门当和户对是分开的。

什么是门当呢?

如果你去过北京,你会发现有些宅院门口会有两个对称的石墩,有的是一对石狮子,有的就是一对普普通通的石墩,上面刻着不同的花纹。这两个石墩就叫门当。

过去,媒婆说亲的时候,不用进家门,单看门口的门当就知道这家是什么职业的。

如果是狮子,就知道这家从武,如果就是两个石墩,说明这家修文。

那户对又是什么呢?

户对就是门头上支出来的圆木头,除了过节的时候。上边可以挂灯笼之外,户对还是身份的象征。

普通的老百姓家户对只有一对,再往上大户人家就是两三对,王候是五六对,到故宫一看,上边一排不是五对就是九对,九五之尊嘛!

所以,通过门当和户对,我们就能看出这个家庭的职业状况和社会地位情况。

门当户对绝不指一个家庭的财务情况,而是说两个人在家庭出身、受教育的经历上大抵相似,这样两人在观念上也会相近,省去了日后相处之间许多摩擦。

家庭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早期的金钱观、以及他所能受到的教育程度。

有人觉得出去玩应该往享受了花,有人觉得应该省着花;有人觉得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,有人觉得读书还不如赚钱……这些都是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。

尽管在人生的下半场,我们也可以通过经历、学习弥补家庭带来的短板,但是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很多人说杨绛和钱钟书并不门当户对,理由是杨绛是新式教育家庭,男女并重,女儿和男儿一般培养;而钱钟书是旧式家庭,尽管很宝贝女儿,但也重男轻女。

但是,他们两家都是无锡有头有脸的人物。杨绛的父亲是上海滩大名鼎鼎的律师,而钱钟书的父亲是知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。

正是有了这样的家庭氛围的熏陶,钱钟书和杨绛才会对文学充满了热爱,两人才会一同出国学习,这才有了走到一块儿的基础。

要我看,这两人是真正的门当户对。

杨绛:合适,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-4.jpg

03

观念一致

是精神共鸣的前奏

比家庭的门当户对更重要的,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,这里我称之为“观念一致”。

观念一致并不是说,你要当官我也要当官,你要发财,我也要发财。

而是说你要升官发财,我就做好家里的主心骨;你有更高的追求,我也能陪你暂时吃点苦;你喜欢游山玩水,我也懂点小资情调,两个人能玩到一块儿去。

观念一致,不是两个人一开始就能合拍,也不是相互迁就的结果,而是在双方磨合的路上逐渐发现:

你能坚守的东西,我也能坚守,你不喜欢的东西,我也愿意舍弃。

杨绛和钱钟书相处的几个细节,我印象特别深刻:

其实一开始,杨绛的名声是大过钱钟书的。

早年,杨绛为了贴补家用,写了一个叫《称心如意》的剧本,写完了以后拿到剧团去演,结果火了,之后很多人便找杨绛写剧本。

那时杨绛的名气大到别人介绍钱钟书的时候,都说这是杨绛的丈夫。

后来钱钟书就小心翼翼地跟杨绛说:我看你这个剧本火了,挺好。我也想整个长篇小说,不知道你同不同意。

杨绛说:好呀!你想写就写呗!于是杨绛就搁置了自己的部分事业,全心全力帮助钱钟书写小说。

要知道那个时候,钱钟书还是个穷教师,收入并不高,生活的担子自然落到了杨绛的肩上。

杨绛自嘲说自己是“灶下婢”,意思是跟钱钟书说,我给你当使唤丫头,你赶紧把这个小说写出来。

就在杨绛的照顾和激励下,钱钟书写出了名垂千古的小说《围城》,可以说没有杨绛,就没有《围城》这本小说。

后来有电视剧导演找这两口子,想把《围城》拍成电视剧,杨绛听了说好,但你这剧本得先给我看一下。

看了之后杨绛说,不行,这剧本得改,然后杨绛又把剧本拿回去一个字一个字地改。

我们知道围城里头有一句经典的旁白:围在城墙里的人想逃出来,城外的人想冲进去,对婚姻也罢,职业也罢,人生的愿望都是如此。

但是这个旁白,不是原著里的,而是杨绛改剧本的时候加上去的,后来《围城》火了,杨绛改的这句话也火的一塌糊涂,被人们反复引用。

所以你看,杨绛和钱钟书的观念,那是高度一致,就是好好搞文学创作。

包括后来,即使在政治动荡的时期,杨绛和钱钟书两人从未间断文学工作,一个忙着编辑《宋词选注》,一个忙着翻译《堂·吉诃德》,两个人互相探讨切磋,即使那个年代是真苦,但是日子过得倒也过得去。

只有价值观一致,我们在爱情里,才不至于丧失自我,双方依旧可以舒舒服服地做自己,可以一同面对生活的琐碎和真实的丑陋。

所以,好的爱情,都是精神上的势均力敌。

杨绛:合适,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-5.jpg

04

性格互补

是两人走得长远的道路

颜值决定了一个人有没有兴趣了解另一个人,成长环境决定了两个人能否快速融合,价值观念决定了两个人能不能走到一块,而性格的互补,则决定了两个人能走多远。

性格互补就是说,我擅长的正好弥补你的劣势,而你的长处正好弥补了我的短板。

杨绛和钱钟书就是性格互补的最好的例子。

要知道钱钟书虽然是个大学问家,但是他在生活上一塌糊涂,在人情上也不谙世事。

而杨绛心灵手巧、人情练达,正好弥补了钱钟书的短板

当年杨绛生孩子住医院的时候,钱钟书每天来看她,第一天就很忐忑地问:“我把墨水瓶打翻了,桌布都黑了,怎么办?”杨绛听了说:“没关系,我会洗。”

过了两天钱钟书又说:“我把台灯弄坏了,怎么办?”杨绛听了说:“没关系,我会修。”

没几天,钱钟书又把家里的门轴弄坏了,杨绛宽慰他:“没关系,我会修。”

后来杨绛出院了,真的把钱钟书弄坏的东西都修好了。

虽然生活上,杨绛是主心骨,但是钱钟书也乐意为她打打下手,比如做饭的时候,杨绛不敢剪活虾的须须和脚,这类事都是钱钟书打手。

两人还互相给彼此剪头发,钱钟书会剪子,杨绛会推子,这便是生活上的互补。

杨绛对钱钟书的互补还体现在人际交往上。钱钟书就一老小孩,老淘气,天天闯祸。

钱钟书的猫和林徽因的猫在房檐上打架,钱钟书眼看着自家猫要打不过了,气得拿起竹竿就要帮自家的猫助阵,去打林徽因家的猫,杨绛忙劝他:打狗要看主人,打猫也要看主人呐!

还有一次,钱钟书写文章讽刺沈从文两口子买假古董,说他们假装风雅,这事儿得罪了沈从文两口子。杨绛一看,这不行啊,便带着钱钟书登门赔礼道歉,缓和了钱钟书和沈从文之间的关系。

杨绛对钱钟书来说,就好像现实生活的缓冲带,在人际关系上做了非常重要的衔接。这种互补对钱钟书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。

有的人就问杨绛,你这么惯着钱钟书真的好吗?

杨绛笑了笑,回复道:

我这辈子,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团痴气,这是钱钟书的可贵之处。

他的淘气、天真,加上他过人的智慧,成了现在众人心目中博学而又风趣的钱钟书。

所以这就能看到杨绛对钱钟书的重要性了。

可能有朋友觉得,要找到符合颜值匹配、门当户对、观念一致、性格互补这四个条件的另一半,实在是太难了,但这并不是说另一半一定要都满足这四点才行。

若这四点,两人一条都不占都能在一起,那绝对是世界第九大奇迹;

若能够占两三点,这便是大致合适的人了。

而且观念和性格都可以在后面相处过程中不断磨合,但也绝不是以丧失自我为代价的磨合。

而若是能够像杨绛、钱钟书那样占到四点,便是夫妇同心,其利断金。

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,成眷属之人也有百年好合~


(文章图片素材转载自:今日头条,侵权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