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为何最后消失了?与外族通婚,还参加科举考试
716
0
0
2023-6-27 10:03
查看: 716|回复: 0

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为何最后消失了?与外族通婚,还参加科举考试

[复制链接]
提到犹太人,提到犹太民族,你想到的是啥?
据统计,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有650人左右,其中犹太人占了120人左右。
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挺了不起的民族。
他们善于经商,也很会搞政治、文化方面的事情,历史上出过挺多名人。
远到“现代物理学之父”爱因斯坦,近到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都是正宗犹太人,就连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马克思...Facebook创始人马克·扎克伯格,也有犹太血统。

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为何最后消失了?与外族通婚,还参加科举考试-1.jpg

爱因斯坦
不过话说回来,犹太人历史上也是挺惨的,屡次三番被屠杀和迫害,颠沛流离地四处逃亡,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曾是犹太人的“避难所”。
中国历史上好多地方都曾生活过犹太人,比如上海、广州、北京、洛阳等等,这些人来中国目的都很明确,要么是来避难的,要么是来经商的。
不过从时间上来说,后者早于前者;从数量上来说,前者多于后者。
前者的典型代表就是上海犹太人。
上世纪三、四十年代,希特勒在德国以及整个欧洲,建了1000多座集中营,专门屠杀犹太人,连妇女儿童都不放过。
后来不少人纷纷逃出欧洲,其中就有不少人往中国跑。二战爆发后,上海曾接受了多达三万的犹太人来中国避难,当时的中国政府和上海百姓,对他们很宽容和同情。

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为何最后消失了?与外族通婚,还参加科举考试-2.jpg

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
后者的典型代表是一群鲜为人知,但确实存在过的——开封犹太人。
这里的开封,指的是北宋时期的都城——东京汴梁。
北宋建立后,不少犹太人涌入开封,之后定居下来,以经商为主,经历几百年的繁衍生息,后来逐渐没落,直至消失。

犹太人代表的希伯来文化,在开封存在了几百年后,最终彻底被同化,开封犹太人基本算作是消失了。
开封犹太人是有史以来,在中国定居规模最大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拨犹太人。
我们很多人对此没听过,主要是因为时代太久远了。
话说犹太人为什么跑到开封去呢,这得从几百年前的唐朝开始说起。
据后来敦煌考古工作者发现,最早于公元8世纪,就有犹太人在中国生活的痕迹,这说明早在唐代就有犹太人在中国了。(也有说汉代)
不过那时候规模都不大,时间都不长,很多还被中国的各种战乱给弄的四处奔波,比如黄巢起义之类的,就有不少犹太人被误杀。
他们四处游历,“居无定所”,直到公元960年,中国建立了北宋王朝,中原局势相对稳定下来,他们来到了开封。
昔日的开封算得上是国际大都市了,城市繁华,人口百万,交通便利,商业发达,各国的使者、商人屡见不鲜。

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为何最后消失了?与外族通婚,还参加科举考试-3.jpg

今日开封
据记载,大概70余户犹太商人来到繁华的开封之后,就爱上了那里,然后“进贡西洋布于宋”,通过给皇帝进贡西洋布,请求中国皇帝恩准他们在开封经商定居。
对此,北宋真宗赵恒何乐不为,不仅允许他们定居经商,还大方赐给了他们汉姓,说:“归我中夏,遵守祖风,留遗汴梁”。

后来很多犹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姓氏,比如有名的赵氏犹太族。
就这样,开封犹太人在当地定居了下来。不过谁都不曾想到的是,开封犹太人这一住竟是长达七、八百年的时间。
在这几百年时间里,中国发生了巨变,朝代换了一个又一个,开封犹太人曾于明清时期发展到巅峰,教众达到四、五千人。
不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,开封犹太人逐渐进入衰退期,直至后来被完全汉化,意味着当地的希伯来文化彻底消失。

现在开封的很多犹太人后裔,不会讲希伯来语,样貌、服饰、饮食都已经没有了犹太民族的痕迹。

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为何最后消失了?与外族通婚,还参加科举考试-4.jpg

开封犹太人后裔
开封犹太人在中国被完全同化这件事情,我们自己不以为然,但在西方人看来,这就是是一个“历史文化之谜”“民族文化史上的奇迹”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
因为此前犹太人虽然也在世界各地流浪,也曾遭受非人的灾难,但像开封犹太人这种被异族完全同化的先例非常少见。
它作为“唯一纵贯5000年、散居五大洲的世界性民族”,一直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。
对此西方有学者提出了所谓“中国反犹”说法,这真是荒谬至极。要是这样的话,开封犹太人很早就灭绝了,也就不会在开封存留七、八百年时间。
那到底是什么原因,才导致了强悍的希伯来文化在开封彻底消失呢?
说起来笔者比较认同的有三种说法。
其一,是开封犹太人与外族通婚所致。
因为犹太教徒都是实行“族内通婚”的,以避免破坏犹太血统,所以一开始开封犹太人也是严格执行了这一族规,什么“弟弟娶寡嫂子”这样中国人看来大逆不道的事情,在犹太民族里都是再正常不过了。

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为何最后消失了?与外族通婚,还参加科举考试-5.jpg

只不过持续了100多年时间后,明代以后的开封犹太人渐渐“背弃”了这一教规,发生了不少犹太人与当地汉族、回族百姓通婚的例子,有犹太女子嫁给外族,也有犹太男子娶了外族。

从明末清初记载的犹太七姓《登记册》中可以看出,开封犹太人至少娶了苏、郭、陈、徐等40多个姓氏的外族老婆。
这一结婚不打紧,对后代的影响就很大了。小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受非犹太民族的爸爸(或妈妈)的影响,各种风俗、习惯受到了冲击。
而且在中国传统里,结婚后子女都随父姓,那么犹太女孩嫁给外族男人后,所生的小孩就算是彻底与犹太无关了。
就这样,经历无数代的交融后,犹太家族的血统越来越淡,越来越被融化。
补充一点,其实犹太人选择与外族通婚也有不得已的一面,开封犹太人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内部需求,特别是闭关锁国时期对外交流被完全切断,无法从外部输入新鲜血液,更加导致了开封犹太民族的发展被限制。
其二,跟中国的科举制度有关。
犹太人重商,而中国人重农抑商,讲究的是“学而优则仕”。
这种观念上的巨大差异,最终也没经受住时间的冲刷,明清时期不少开封犹太人不爱研究经文,唯独喜爱《四书》《五经》,舍弃经商选择走上了科举道路,有朝一日能蟾宫折桂,光宗耀(犹太)祖。

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为何最后消失了?与外族通婚,还参加科举考试-6.jpg

今河南开封
这其中还真有人考上了,确实金榜题名了,史料记载比较有名的是一个姓赵的犹太人。
他叫赵映乘,在清朝顺治二年中了进士,还受到了皇帝的点名表扬,据说还建了类似赵氏宗祠这样的地方。
这事儿在开封犹太人群体里传开之后,引起了很大轰动,不少人很羡慕他。
这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。
犹太人参加科举考试这种现象,有学者把它叫“儒化”。
就是说在中国生活上百年后,犹太教的核心思想逐渐被传统儒家文化所侵染、同化,他们祭拜孔庙、遵循汉人礼仪、学习儒家经典,走上为官致富的道路。
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从明代开始,前前后后也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。
其三,可能还跟开封多水灾有一定的关系。
由于开封地势低洼,黄河经常泛滥成灾,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多劫难,当然开封犹太人也不例外。

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为何最后消失了?与外族通婚,还参加科举考试-7.jpg

开封
据记载崇祯十五年,公元1642年,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打到开封的时候,那些当官的为了抵御起义军入侵,竟然下令决堤,滔滔洪水很快就淹没了开封。
据记载这次水灾造成了半数以上的开封犹太人遇难。
再比如说道光二十一年,公元1841年,黄河再度绝口,本来教众已经越来越少的犹太族再次遭遇了灭顶之灾。
当然,上面讲的三点都是客观因素。
如果从犹太人自己的角度说,其实也有他们自己的原因。
犹太人讲求“务实”精神,自愿尝试模仿当地的生活习惯,吸取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,也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。
只不过他们也没料到,这种尝试会带来始料不及的严重后果。

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为何最后消失了?与外族通婚,还参加科举考试-8.jpg

5名开封犹太人后裔
开封犹太人在中国生活了几百年之后,宗教信仰慢慢淡化,宗教仪式慢慢被废弃,就连自己的教堂——清真寺倒塌了也少有人关注了,宗教节日不被重视,更别提公然违反犹太教的戒律了。

犹太人不吃猪肉,主要吃牛、羊肉,而且在宰杀牛羊的时候,要把腿筋挑出来,以示纪念犹太人的先祖——雅各,所以犹太民族也被称作“挑筋教”。
所以开封犹太人的消失并不是什么“历史文化之谜”“民族文化史上的奇迹”,而是有各种客观的、主观因素综合导致的自然而然的历史现象。


(文章图片素材转载自:今日头条,侵权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