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的这些风俗,透露着千年的文化传承,每年只热闹这一回
534
0
0
2023-6-23 17:43
查看: 534|回复: 0

农村的这些风俗,透露着千年的文化传承,每年只热闹这一回

[复制链接]
我的农村老家虽然并不富裕,但是地地道道的古镇,有着千年之久的历史了,古镇上的百姓都很淳朴高洁,因为古代经商发展起来的,所以这里的人们都很重视信义二字,这两个字也深深地映入到了风俗之中,也因为南来北往的人很多,不少经商的人在这里落脚生根,带来了很丰富的过年习俗,至今都说不清这些习俗是来自哪里,但是大家早就已经接受了。

农村的这些风俗,透露着千年的文化传承,每年只热闹这一回-1.jpg

比如初一那天是最热闹的,前一天则是除夕,除夕那天是吃得最好的,几乎家家户户杀鸡宰猪,这是最主要的两种肉食,因为本地不养羊,鸭子似乎很少上台面。吃饭之前,先把方桌摆好,摆上酒食饭菜之后,还不能入座,需要先燃香烧纸,放一挂鞭炮,用来请菩萨,等到放炮之后,一家老小才能够按照辈分坐上去,长辈们动了筷子,我们小辈才能开始吃菜。比如方桌靠右边的两个位置,就是最尊贵的,最上边的其次。在吃完年夜饭之后,我们小辈们就开心了,因为等待着长辈送来的压岁钱,这些钱会封好,等到来年之后才能打开,而且夜里还要放鞭炮。

农村的这些风俗,透露着千年的文化传承,每年只热闹这一回-2.jpg

到了初一,那就热闹了,这是走亲访友的时间。早上天刚亮,家里的大人就打开大门,在门口放上一挂鞭炮了,用来迎接天地财神,并且尽量起来早一点,一定要吃早饭,吃饱了才象征着这一年都能吃饱穿暖。孩子们当然会穿上新买的衣服,邻里之间先走上一圈,互相拜年祝贺,祝贺老人们绵延长寿,祝贺年轻人升官发财,祝贺新人早生贵子,祝贺小二郎们读书用功。

农村的这些风俗,透露着千年的文化传承,每年只热闹这一回-3.jpg

在农村老家,初一到初七都有固定的拜年程序,比如初一去拜老丈人,初二去拜叔叔,初三去拜舅舅,初四姑姑等等。如果是小孩的话,初一拜干爹初二拜舅舅,一直到初七,每一天都有拜年的任务安排。等到了初七之后,拜年就没有要求了,你可以去朋友家去同学家拜年玩耍,年轻人也自由了很多,可以吆三喝四的出去玩了。

农村的这些风俗,透露着千年的文化传承,每年只热闹这一回-4.jpg

不过在整个正月里,一般都不能说晦气话的,一定要说的讲究一些,最好是多说好话,特别在正月十五以内,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,如果有不对的地方,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和生活的。所以老人们对这个很看中,哪个年轻小伙唉声叹气,村里随便哪个老人看到了,都会上去呵斥一顿。小孩如果说错了话,家长就会去菩萨面前烧一张纸,并且反复念着童言无忌,还让小孩在这里给菩萨磕头认个错。有的小孩根本不知道什么原因,就按照家长说的去做,还以为是什么游戏呢,表现得很开心。

农村的这些风俗,透露着千年的文化传承,每年只热闹这一回-5.jpg

​ 到了十五这天,基本上是热闹正月中的最后一天了,过了十五,学生该上学了,年轻人也该出去上班了,整个老家的街道一下就空了起来,每个人忙着自己的生活,等待来一年的相聚。

(文章图片素材转载自:今日头条,侵权联系删除)